大家都知道「喝酒不開車、開車不喝酒」這樣的正確觀念,但是妞妞們知道其實喝酒後隔日睡醒的「隔夜醉」也是一樣算酒駕嗎?只要前一晚有喝酒、吃含酒精料理,都需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,要完全代謝體內酒精後,才可以開車或騎車,這樣才能避免造成宿醉駕車,即使自己沒感覺到宿醉,但其實體內酒精還沒消,這時候一樣吹得出酒測值喔!(簡單來說隔夜醉=宿醉啦~)

 

 

 

Source:TCPB 局長室 

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,自104年起酒駕肇事件數6,658件,逐年遞減至109年4,091件,雖然大家的觀念越來越好了,但是警政署在統計酒駕肇事的時段發現,清晨4時到中午12時,佔整體酒駕時段近20%,白天的酒駕肇事風險一樣很高!對此,交通部更提醒大家必須正視「隔夜醉」問題,喝酒後一定要有充分休息。

 

 

 

另外還有冬天、過年過節時大家會吃的薑母鴨、燒酒雞含酒精料理,也有可能造成的酒駕,除了喝酒需要休息,食用藥膳料理及含酒精料理都不能駕車!只要飲用酒精,不論濃度高低多寡,不論飲用量多量少,身體一定會吸收,但因每個人的體質代謝速率不同,需要充足的休息才能將酒精代謝完全。

 

 

 

交通部更找來恩熙俊還有美麗本人和大家一起宣導這件事!在影片裡提到,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進行台灣民眾隔夜醉調查發現,有89.5%的民眾知道隔夜醉,但調查中也發現,有超過5成民眾對於隔夜醉的認知錯誤,包含隔夜醉與酒量好壞有關、吃解酒藥可避免隔夜醉等等,另外要闢謠的還有健身與運動習慣的人酒精代謝並不會比較快、喝酒臉紅跟肝臟功能的確有關係。

 

 

 

基隆長庚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解釋,喝酒會臉紅的確是因為肝臟代謝的比較慢、身體缺乏一款特殊「酶」!他指出,酒精在身體代謝的過程中,會把乙醇轉化為乙醛再代謝成乙酸,但由於台灣民眾有一半的人缺乏酵素,導致代謝速度慢,讓血液中的乙醛濃度上升,就會有臉紅、心跳快、呼吸急促等症狀,而這些人喝醉的機率的確也比較高。

 

 

 

醫師說,隔夜醉與酒量好不好也沒有關係,因為喝很多不會醉的人只是對大腦影響比較晚發生,血液濃度上升比較緩慢,或者是身體水分較多,可以喝比較多的酒精量,但還是要花一定的時間才能代謝掉,會不會隔夜醉跟酒的種類、肝臟功能,喝酒時有沒有吃東西比較有關。意思就是不管你會不會喝,大家都會隔夜醉,就是不准駕車!

 

 

 

 

解決隔夜醉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地喝水以及休息,吃解酒藥以及肝藥、蜆精等等都只是把你的肝臟功能超頻使用,或是讓他恢復正常運作而已,酒精要代謝終究就只能靠肝臟慢慢消耗,多喝水有助於加速身體的代謝。

 

 

 

 

交通部再次呼籲大家,開心品嚐含有酒精的料理和快樂喝酒的當下,身體內就留有酒精,只是還悄悄在身體發揮作用,造成判斷力下降而不自知,這時絕對不能開車!而且,前一天如果有喝較多的酒,隔天也建議最好先不要自行開車、騎車,可坐他人車輛,避免宿醉變成道路上自己及他人安全的隱憂喔~(早上和中午也有警察杯杯再開單,小心就這麼被抓走囉!)

 

 

 

Source:交通部、giphy

 

 

 

文章之影片及圖片版權皆屬YouTube開放資源,上傳者並非妞新聞或編輯,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!